弗雷迪·墨丘利心中的约翰·列侬:女王乐队主唱眼中不可逾越的天才

英国摇滚传奇Queen乐队在音乐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。这支1970年在伦敦成立的乐队,由吉他手布莱恩·梅、鼓手罗杰·泰勒、贝斯手约翰·迪肯和主唱弗雷迪·墨丘利组成,在80年代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体育场摇滚乐队之一。1991年墨丘利的离世让这支乐队的魔法戛然而止。虽然梅和泰勒在2000年代与保罗·罗杰斯、亚当·兰伯特等主唱延续了乐队名称,但无人能取代墨丘利的独特魅力。

谁又能真正继承墨丘利的衣钵呢?他拥有令人过目难忘的舞台形象、桀骜不驯的气质,以及足以震撼任何场馆的爆发力嗓音。观看Queen乐队在1985年Live Aid演唱会的表演就是最好的证明。作为全能型表演者,墨丘利早已被公认为史上最伟大的主唱之一。然而有趣的是,当谈及自己心目中最伟大的音乐人时,墨丘利却有着出人意料的答案。

墨丘利对列侬的评价

披头士成员的忠实拥趸

对绝大多数乐迷而言,约翰·列侬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传奇的代名词。这位创作型歌手与保罗·麦卡特尼、乔治·哈里森和林戈·斯塔尔共同缔造了披头士乐队的不朽传奇。列侬的个人音乐生涯同样辉煌,却在1980年惨遭枪杀而戛然而止。尽管性格有时难以相处,列侬从不缺乏崇拜者,其中就包括墨丘利——据报道他称列侬为”超凡脱俗的绝对天才“。

这些评价出自《弗雷迪·墨丘利:用他自己的话讲述的一生》一书。

尽管墨丘利自身才华横溢,但他从不认为自己能与列侬比肩。他表示永远不会将自己与列侬相提并论,因为在墨丘利心中,列侬就是最伟大的存在。他补充说,这并非因为两人才华高低之分,而是他认为列侬”在某些方面的能力远超自己“。墨丘利觉得列侬的这些特质既不应追随也难以模仿,因为这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

海外听歌限制
1980年,约翰·列侬解释为何消失五年,这彻底粉碎了关于小野洋子的所有阴谋论

虽然墨丘利在1985年Live Aid音乐会上得以与麦卡特尼会面,但他始终遗憾未能与列侬相识。不过在80年代初,Queen乐队仍有机会通过音乐向列侬的传奇致敬。

Queen乐队如何致敬列侬

用翻唱与原创表达哀思

1980年12月8日,当列侬遇刺的噩耗传来时,Queen乐队正在伦敦准备次日于温布利球场的演出。乐队紧急排练了列侬的代表作《Imagine》,并在当晚的演出中献唱(尽管开头有些小失误),之后更将这首歌带到了巡演各站。虽然墨丘利自认创作才华不及列侬,但他仍在Queen乐队1982年的实验专辑《Hot Space》中尝试向这位伟人致敬

《Life is Real (Song for Lennon)》可能是音乐史上最被低估却精准捕捉列侬神韵的致敬之作。

这首《Life is Real (Song for Lennon)》或许是所有音乐人对列侬风格最精准而深刻的致敬。歌曲部分氛围带有披头士的印记,但更深入挖掘了列侬单飞时期的精髓——漂浮的钢琴伴奏、空灵的人声,以及列侬信手拈来就能触动人心的那种对生命赤诚而洒脱的态度。聆听这首歌时,很难不幻想如果列侬与弗雷迪·墨丘利有机会合作,将会创造出怎样的奇迹。

LuluKu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